深圳新闻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球前列,但“创新深圳”仍有隐忧

编辑:何畅2019-10-31 08:34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新闻提要

10月25—26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原标题: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球前列,但“创新深圳”仍有隐忧

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投入比重仅约3%

南方日报2019年10月31日讯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球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国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全国第二、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50%。10月25—26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份报告同时指出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长期处在薄弱的局面,特别是深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不仅低于北京上海,还低于全国水平,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获国家资助的基础科研项目都较少。对此,报告建议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多层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加强深港创新合作,畅通规则制度对接,将香港优势科研力量纳入深圳科技计划体系。

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50% 部分共建校区师资力量超越本部

“深圳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创新发展。”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指出。

从数字来看,深圳创新成果亮眼: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居全球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8万件,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7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15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此外,深圳着力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与高水平大学,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2214家,其中国家级115家、省部级595家,获批建设4家省实验室,建设基础研究机构13家、诺奖实验室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

同时,深圳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名校,共建深圳校区和特色学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工大(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4所高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师资力量已达到甚至超越本部水平。在人才方面,深圳人才资源总量达548万人,经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1.3万人,高层次人才平均年龄39.3岁。

报告指出,深圳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已设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管理中心,汇集402家管理单位、超过1.3万台/套仪器,注册用户超2万。深圳扩大财政资金用于基础科研比例,2012—2017年,深圳财政科技支出1287.49亿元,年均增长约50%,2018年增长57.7%。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深圳设立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占全省40%,2018年核定技术交易额548亿元。此外,深圳还构建了17个产学研创新联盟,打造高交会、深创赛等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孵化载体300余家。

此外,深圳积极推动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境外布局。报告显示,近5年深圳在境外投资1000万元以上建立的研发机构有255家,在美国、以色列、英国、法国等成立7家海外创新中心,并拓展深化“深港创新圈”,累计联合资助90项,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

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投入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基础研究发展水平与经济体量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相匹配”,虽然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较大成绩,但报告指出深圳面临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研究短板明显、投入与前瞻布局不足、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缺乏、突出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不多等一系列问题。

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深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低于全国水平。报告显示,深圳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为3.13%,低于北京(14.7%)、上海(7.7%)及全国(5.5%)。深圳基础科研获国家资助较少,高校去年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研经费占全国比重分别为0.93%和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3项,为北京的1/14、上海的1/8。

在创新载体方面,深圳的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偏少、能级偏低。报告指出,目前深圳已建设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仅3个,少于合肥(8个)、北京(7个)、上海(5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占深圳创新载体比重仅为5.2%,省部级创新载体占比26.9%;深圳共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远低于北京(116家)、上海(44家)、广州(20家)。另外,深圳没有入选教育部“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与北京(8所一流大学、162个一流学科)、上海(4所一流大学、57个一流学科)、广州(2所一流大学、18个一流学科)存在很大差距。

报告也指出深圳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其他问题,一是人才短缺,深圳全职院士仅46人,远低于北京756人和上海172人;二是创新环境方面,金融、房地产等进一步抬高了研发活动人工成本,科研资金和材料进出境受限、职业资格等制度未与国际对标,导致境外人才流动受限,在长期投入、宽容失败等方面政策还有待完善;三是产业化方面,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度低,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工合作程度低。

■建议

如何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将香港优势科研力量纳入深圳科技计划体系

“补齐科技基础、原始创新短板,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构建更有利于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对于如何提升深圳的基础研究水平,报告提出相关建议。

报告建议,在创新环境方面,对高等院校持续稳定资助,促进新工科和重点学科建设;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技术需求,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通过科技扫描、专利分析等开展科技发展路径研究;试点外国人及外国专家在深就业分类管理,提供居留和出入境便利。

在创新载体方面,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光明科学城建设,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高地。此外,报告建议布局多层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引进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拓展设施等,自主谋划建设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促进深圳高科技源头创新能力提升。报告还建议系统布局高水平研究平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鹏程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加快基础研究机构、诺奖实验室建设。

加快推进深港合作,报告建议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划,建设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门户区,重点布局香港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此外,推动深港澳创新要素互联互通,加强规则制度、体制机制的衔接,在离岸科研、经费使用、人才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先行探索,将香港的优势科研力量纳入深圳科技计划体系,畅通资金跨境拨付渠道,推进科研仪器设备通关便利化。在创新要素方面,搭建统一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推动科研人员、设备、资金按照项目研究需要自由流动,通过合作办学、鼓励招收和培养港澳学生、促进交流访问等,携手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打破行政边界、身份归属等藩篱障碍,切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报告同时还建议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建立与城市、国外知名大学、国际科研组织合作机制,实施重大基础研究联合攻关,支持深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另外,通过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记者 陈熊海)

相关新闻